你會服從還是反抗?聊聊社會影響:服從的心理學(一)

有些時候,人們會因為「服從權威」而執行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。米爾格倫是耶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,他想知道人類面對權威時會服從到什麼程度?因此設計了以下實驗:

米爾格倫的服從實驗

他將受試者分成兩兩一組,受試者以為自己參加的實驗是「測試體罰對於學習的效益」,他們用抽籤來決定在實驗中扮演的角色。
角色有2種:「老師」👨‍🏫與「學生」👨‍🎓。雖說如此,但事實上所有的籤都是被動過手腳的,所有的受試者都會抽到「老師」角色,「學生」則是由研究人員扮演。
在研究中,「老師」會看著學生被綁在椅子上,手上貼上電極片,若老師對此有疑慮,實驗人員則會告訴他們,這不會造成永久影響。
然後老師會被帶至隔壁的房間,跟學生分開,只透過耳機與麥克風聯繫。
透過耳機與麥克風,老師會向學生出題,若學生回答錯誤,老師就要依照實驗人員的指示給予學生愈加強烈的懲罰——電擊!⚡
第一次的電擊是15伏特,每次再遞增15伏特。根據電擊裝置上的標示,到了420伏特則已達危險程度,而450伏特則無字說明,而僅僅以XXX作表示——意味著被電擊者無生還可能💀💀💀
實驗進行著,研究人員扮演的學生故意時不時答錯題目,讓電擊的伏特數持續上升。
到了300伏特,學生就不再透過麥克風出聲,老師能聽到的聲音僅有來自隔壁房間牆壁的敲擊聲。
老師通常會向實驗人員詢問意見,並得到堅定的回答:「若再過10秒鐘沒有回答,請再給予下一階段的電擊。」
或許你會以為,在此情況下受試者很有可能像乃哥一樣「不錄了!」並退出實驗,但事實上沒有人退出,

40個受試者裡有26個繼續實驗到無人生還的450伏特。儘管每位老師們冒汗、發抖、緊握拳頭,更甚至緊張到大笑,都還是繼續給予學生電擊懲罰…

研究的結果令人意外,大多數人在面對權威時,似乎很難「拒絕服從」!

►反思:柏林圍牆開槍殺人案

不知道你是否聽過柏林圍牆的事件?
二次世界大戰後,德國首都柏林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;1949~1961年間,約有350萬東德居民、波蘭人與捷克斯洛伐克人從東柏林逃到西德和其他西歐國家。直到1961年柏林圍牆建立後,還是有五千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,但也有人數百人因此死亡跟受傷。
1960年起《開槍射擊令》生效,東德邊防軍允許對非法越境者開槍射擊。後續研究者還發現一封1973年10月的命令中,東德守衛被告知嘗試穿越圍牆的人為罪犯,並且需要開槍射擊:「使用你的武器時不要猶豫,即使違反邊境禁令的是一隊婦女和兒童,這是叛徒們常用的策略。」
在長官的命令下,數十年間企圖從邊境逃走而被槍殺的人有近百人。
1997年3月,兩名開槍的東德邊防士兵羅夫·費特列治和艾力·薛伯分別被判刑20和21個月,原因為並沒有「尊重生命」,他們看似有選擇餘地,可以打傷逃往西德的士兵而非擊斃。
但在看過米爾格倫的服從實驗後,我們能有另一個觀察的面向,

當事者真的有清明選擇的可能嗎?
他們的認知是不是已經被服從權威這個框架給束縛了?

米爾格倫進行了一連串的研究,想了解影響服從性的因素

影響服從性的因素

一、與受害者的物理距離
在米爾格倫實驗中,當受害者和加害者的物理距離越近時,加害者的服從性會變低。
當「實驗參加者(老師)」看不到「學生」時,60%的人服從實驗人員的命令。
老師和學生在同一個房間,能看見學生時,服從實驗的人降到40%。
如果老師要親手將學生的手放在電擊板上,才能完成電擊時,只有30%的人會服從到底。
二、與權威人士的物理距離
在米爾格倫實驗中,當受害者和加害者的物理距離越近時,加害者的服從性會變高。
當實驗人員用電話下命令時,只有21%的實驗參加者會完全服從;
當實驗人員在同一房間,面對面形下達命令時,有63-65%完全服從。
三、權威的本質或合法性 (legitimacy)
當加害者覺得權威人士的合法性越高時,服從傾向就會越高。
米爾格倫實驗中,一開始不是在耶魯大學,只是在附近的一個城鎮,只有48%的人服從命令。
在另一個版本的實驗中,實驗人員找藉口離開實驗室,並叫一個附近的「店員」來下達命令,結果有八成的人拒絕聽從指令。
四、從眾/團體支持
在另一個版本米爾格倫實驗中,受試者是三人一組參加研究,三個人一起當老師電擊學生,如果有人一起反抗研究人員拒絕電擊,有90%的受試也會一起反抗。

相關研究二:美國精神科醫師查爾斯的實驗 (Hofling hospital experiment)

面對權威時我們常常選擇服從,尤其是權威的合法性越高的時候,越容易聽從指示,就像這個在醫院所做的研究:

首先,研究者查爾斯在醫院的藥房放置名為Astroten的假藥,而實際上係為葡萄糖片,對人體並無害。
接著請人假冒醫師,打電話給22名正在值夜班的護理師,指示護理師給予特定病人服用20毫克的藥,並說明此為緊急事件,將在10分鐘後趕至醫院,屆時再簽署投藥之相關文件。💊
藥瓶上寫著:「Astroten,5毫克。最大劑量10毫克,不得超過指示劑量。」
顯然地,來自電話的醫生指示超過了藥瓶上的警語,而現場又因為值夜班的關係,沒有其他人員,該怎麼做,只能靠你自己決定!是投藥還是不投藥?To be or not to be?
實驗結果是,22名護理師中有21名根據指示投藥,過程中並未有所抗拒。
有11名表示自己其實有注意到劑量的限制,其餘則沒有注意,但認為既然是醫生的指示,那就沒有問題。事後更表示,直接聽從醫生的指示是正常的作法,所以跳過了確認醫生身分、考量醫院不得聽從電話指示的政策、檢查藥品有無授權等動作,並表示:「不奉令行事會惹醫生生氣!」
是你的話會怎麼做呢?如果是我,若確認過該藥品是有經過授權,儘管注意到藥瓶上的警語,我依然會選擇聽從指示。畢竟,醫生都說明是緊急情況了!在不具備專業知識的情況下,聽從指示似乎是最好的選擇,否則若因為自己而延宕了病人服藥的時機,責任終歸是要回到自己身上的。看來服從權威以保命,可能深深刻在我們的DNA裡面,不特別去覺察,是很難跳脫這個框架的。
更多心理學相關文章,歡迎繼續關注我們!
💗網站:meetype.com
💗IG & FB:@meetype.tw
💗Youtube:melody的心理學
作者:Yee/Melody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