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心理健康】厭食症?暴食症?飲食的負向信念 – 飲食疾患的分析

你同時聽過「厭食症」及「暴食症」,可是你能夠明確知道兩者之間的差異嗎?
也許你會想:喔~就是一個吃得太少、一個吃得太多……
但在疾病的分類中,這兩者其實存在很大的差異喔!
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如何分類這兩種,畢竟飲食困擾在青少年族群中也經常發生。

疾病病徵:

『厭食症(Anorexia Nervosa)』
限制攝取身體所需能量,並導致對其年齡、性別、發展狀況與生理健康而言顯著過低的體重。顯著過低體重的定義為少於最低正常值,或兒童與青少年者,少於最低期望值。
強烈害怕體重增加或變胖,或即使體重偏低仍持續抑制體重增加。
個案在覺知自己的體重或身材方面有障礙,體重或身材對自我評價有不恰當的影響,或持續無法體認目前低體重的嚴重性。

『暴食症(Bulimia Nervosa)』

暴食重複發作,一次暴食發作往往同時具備下述兩項特徵:
在一段獨立時間內(例如:任何兩小時內),吃下遠大於多數人在類似時間與狀況之下所能吃的食物量。
發作時感覺對進食行為失去控制(例如覺得自己無法停止進食,或無法控制吃什麼、吃多少)。
重複出現不當的補償行為以避免體重增加,例如自我催吐,不當使用瀉劑、利尿劑或其他藥物;或是禁食或過度運動。
暴食症狀與不適切地補償行為同時發生,平均達每週一次並持續三個月以上。
自我評價被身材與體重不當影響。
此障礙非僅發生於厭食症病程中。

總結、厭食症與暴食症有兩個共同點:

(1)強烈害怕體重增加
非常害怕看到體重機上的數字增加,糾結在「數字」上,所以可能會用極端的方法避免數字增加。
(2)自我評價受到影響
無法認知到正確的身材觀念,對身材的認知已經產生偏差、進而影響到自我評價,可能會因為身材而極端貶低自我。

飲食疾患發生的比例高嗎?(盛行率)

國外學者發現飲食疾患患者當中,9成以上為年輕女性(Mash & Wolfe,2007),台灣的飲食疾患在年輕族群中也佔4成左右。
而且,女性的患病的比例較高,罹患厭食症的比率約為「0.5%-1%」,暴食症比率「1%-3%」。

為什麼飲食疾患多是青少年呢?

青少年是發展人格的重要時期,也是尋求同儕認可的時期,在找尋「我是誰」。
對自己的身體意象,容易被主流社會價值觀影響,尤其媒體總是宣揚纖細身材才美麗,很少人能不被影響。
學者Hueneman提出,80%青少年曾經有節食經驗,過度節食除了會造成身體狀況不好之外,往往還伴隨焦慮、失眠、情緒不佳等情況發生,更嚴重的,就會罹患厭食症了。

了解到厭食症與暴食症的差別之後,飲食疾患的「心理因素」也是需要被關注的一環。
因此許多人會好奇的是,究竟是什麼樣的「思考模式」會引發厭食及暴食的行為?

讓人『厭食』的思考模式:

壓力事件(期中考又快到了、我被喜歡的人拒絕、朋友在我背後批評我)
→負向信念與情緒(我好沒用、沒人喜歡我、我好醜…)
→節食行為(我必須要更瘦才有價值,所以要靠節食來維持體重!)
→體重減輕(我變瘦了!我能夠控制自己!我不是沒用的人)
→持續節食下去

讓人『暴食』的思考模式:

壓力事件 (期中考又快到了、我被喜歡的人拒絕、朋友在我背後批評我)
→負向信念與情緒(我好沒用,我沒辦法承受這個壓力)
→暴食行為(我需要藉著食物來減低焦慮跟放鬆。吃這個蛋糕讓我心情好,吃東西是我唯一的減壓方式了)
→負向思考與自我評價(完了!我怎麼把整條蛋糕吃光了!我會變胖!我怎麼沒辦法控制自己,我好沒用..。我已經這麼胖了怎麼還能吃?.)
→清除及節食行為 (催吐、下一餐一定要吃更少!)

將上述兩種不同的認知歷程簡化後,可以發現共同會經歷的過程是:
壓力事件 → 負向信念與情緒 → 節食或暴食 → ”惡性循環“

從此過程可以看到,是否會引發節食或暴食的行為之前,「負向信念」佔了決定性的因素。

負向信念的壓力源:

其實會有負向信念不完全是個人問題,這也和「社會風氣」帶來的影響有關,一直以來我們被灌輸的觀念都是女人要「纖細、身材好」,才叫做有魅力、才是好看的。
雖然近幾年這樣的想法也逐漸在改變,不過其實大多數人都還是陷在「越瘦越好」的理念中。
除了社會風氣,另一個影響負向信念的因素是「自我意象(self-image)」。自我意象指的是對於自我的內心概念,例如你會在心中想「我是如何的?」。當你的自我意象和負向信念互相牽動的時候,會對自己產生「不信任感」,甚至認為「我是一個毫無價值的人」。

打破「壓力→節食/暴食→減壓」的連結:

(1)尋求專業協助
不論是學校的輔導中心、醫院診所身心科或是社區的諮商中心,有許多管道能帶你更清楚疾病的撞抗,也能幫助你勇敢面對。
若你是患者的家屬或朋友,先不要急著逼迫患者改變,只要告訴他無論如何你都會「陪在他身邊」。
(2)改變減壓方式
如果你發現自己也有藉由節食、暴食來紓發壓力的行為,那你可以先從檢視自己的「壓力源」開始,在找到壓力源之後,尋找除了飲食以外的「減壓方法」,如果找到同樣能夠降低焦慮的辦法,也會大幅降低以飲食來發洩的行為。

也許世界上沒有人能真的理解你的痛苦,但有許多人正跟你一樣受相同的疾病所苦。也要試著相信,在你面對這些疾病帶來的痛苦時並不孤單,一定有親友願意給予你支持、陪伴。

作者:陳羿涵、廖偉玲

⇩⇩喜歡這篇文章嗎?請繼續關注我們⇩⇩
📍IG:@meetype.tw
📍FB:廖偉玲諮商心理師
📍Youtube:Melody的心理學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